小文(12歲):我爸喝醉了回到家,從包里拿出200元錢,對我媽說:來,陪我唱首《相思風(fēng)雨中》
……(孩子心里的話:從此,他再批評我,我心里從來就沒服過。他自己這副德行,有什么資格教
育我。)
小威(13歲 ):我媽平時就不修邊幅,她第一次來參加家長會時,滿頭的油光,一身穿搭跟改錯題
一樣。
……
來自生活的細節(jié)無敵。
50個孩子,50種扎心瞬間。
在與這些孩子的對話中,真真切切被他們的心里話雷到。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。他們的心是明鏡的
。
當(dāng)他們360度無死角地被父母探照時,父母也在他們的全景掃描中,更精準(zhǔn)、更細致,更敏感。
養(yǎng)育他們可能要一輩子,但失去他們,有時往往就是一件小事。
當(dāng)父母因為孩子言行的失當(dāng)而大光其火,甚至拳腳相加時,我們同時忽略了一件事情:當(dāng)我們言行
不一時,他們沒有能力對我們施加語言和身體的暴力,但他們默默地實施著另外一種懲罰:無聲地
鄙視。
真正的失去,不是從他們上大學(xué)、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開始,而是從孩子對父母感到失望的那一瞬
間,從此離心離德、心門上鎖、不告而別。
· 03 ·
“兒不嫌母丑”
醒醒吧,那都是大人騙自己的!
在對 50個孩子的采訪中,小文(化名)的故事最扎心。
他有一個“詐尸式”爸爸。所謂詐尸,是平時從不管孩子,偶爾心血來潮管一次,大都是狂風(fēng)驟雨
式的批評。
文爸一家外企的副總,平時工作忙到無眠無休,小文的日常都是由媽媽全職照料的。
偶爾,文爸有時間跟小文相處,都會挑出孩子N多錯誤,吃飯的樣子、成績的不盡人意、性格的懦弱
,總之,先是批評,說著說著,就開始火冒三丈,然后,就把憤怒成功地轉(zhuǎn)嫁到了小文媽媽的身上
。
“你不用工作,就帶一個孩子都帶不好嗎”“廢物”“我一個月給你的那些錢,就算花錢雇人,也
比你教育得成功”“死看不慣你的言談舉止,好好孩子都讓你帶廢了”……
剛開始,小文還同情被爸爸貶損的媽媽,可是,時間長了,每次被爸爸“詐尸式”聲討過后,小文
也會拿媽媽出氣。
最崩潰的一次,媽媽接他放學(xué)晚了十分鐘,小文上車后,一直在數(shù)落媽媽:“你也不用上班,接我
也會來晚嗎?”“你說你還能干點什么”“我爸說得一點沒錯,你就是一個廢物?!薄拔野置總€月
給你那么多錢,你就不能把自己穿得像樣一點,天天開個奔馳等在校門口,同學(xué)都以為你是我們家
保姆……”
小文的話,結(jié)結(jié)實實地讓媽媽傷心了,她先是掉眼淚,接著是大哭,但小文似乎并沒準(zhǔn)備放過她,
依然還在用羞辱性的語言表達著自己的不滿。
最后,小文媽媽將方向盤打死,朝著反道沖了過去,先是與一輛出租車對撞,然后,將一個行人撞
倒,最后車子撞墻停住。
盡管小文和媽媽只是受了輕傷,可是這件事情之后,小文開始出現(xiàn)嚴重的心理問題,不得不休學(xué)入
院治療,而文媽也在接受心理醫(yī)生的輔導(dǎo)。有一件事情她無比堅持,那就是等自己康復(fù)后,她一定
要出去工作,哪怕是去當(dāng)保潔,她也要有一份可以養(yǎng)活自己的能力,而不是一個老公孩子眼里,一
個他們隨時隨地可以拿來出氣的寄生的“廢物”。
“兒不嫌母丑”都是騙人的。一個依附的女人,付出的再多,換來的也只是老公和孩子的不屑。親
情里也有世態(tài)炎涼,只有成為了最好的自己,活出自己的價值,才能成為一個起碼不被孩子嫌棄的
母親。”
這是文媽最痛徹的領(lǐng)悟。
丈夫怎么嫌棄妻子,孩子就怎么嫌棄母親!
天下父母,是時候把“兒不嫌母丑”這句話從自己的腦海里刪除了。
事實上,更多時候,“母不嫌兒丑”才是人生的真相。
· 04 ·
從什么時候開始起,
父母失去了孩子的尊重?
很多父母不明白,自己怎么一夜之間就失去了孩子的尊重?童年的親密期尚未結(jié)束,自己的心尖寶
貝就馬不停蹄地進入了叛逆的“青春期”。
而在與這50位孩子的交談中,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沒有什么一夜之間,日久可以生情,可見人心,也可以生
嫌棄。
父母一個小小的失德,對于孩子來說,就是一場地震般的幻滅。在對待父母這件事情上,他們是毫
無道理可言的完美主義者。
父母一口隨地吐出去的痰,一份對待他人的粗暴,一身雜亂無章的行頭,等等,都會令他們輕易給
出“無教養(yǎng)”的標(biāo)簽,從此,對于父母給予的高標(biāo)準(zhǔn)、嚴要求,產(chǎn)生逆反——你自己都沒有做到,
憑什么要求我!
那些失去的尊重,就像潑出去的水。
一旦父母在孩子眼里失信失德,不僅意味著威信掃地,叛逆的開始,更意味孩子失去榜樣后的二次
生長。
一種孩子,會在生活了重新取樣,比如在書籍、師長、同學(xué)、追星中間尋找現(xiàn)實榜樣,精神寄托。
還一種孩子則在偶像的坍塌之后,破罐破摔起來,成為父母惡劣言行的模仿者,而且是舉一反十地
模仿。
比如,上文提到小文,在一次爸爸對媽媽家暴之后,因為女班長沒收了他帶到學(xué)校的玩具,怒發(fā)沖
冠,一拳將小女孩打倒在地,然后用雙手死死掐住對方的脖子,就連趕到的班主任深深后怕:“從
沒見過如此下得去死手的孩子!”
有表里不一的家長,就會有言行分裂的孩子。大人怎么生活,孩子就怎么長大。
· 05 ·
一俊遮百丑!為人父母的一條捷徑
生而為人,我們哪個人身上沒有缺點,豈不是都要被孩子赤裸裸地嫌棄?
事實并非如此。
在這50位被采訪的孩子當(dāng)中,也有“父母鐵粉?!?
而總結(jié)起來,若想“兒不嫌母丑“,需要爸爸媽媽們可以“一俊遮百丑?!?
11歲的柯南:我爸帶我騎行川藏線,非常牛X!
11歲的郝茜茜:我媽媽是天下最好的老師,她的學(xué)生都管她叫老大。
14歲的林曉樂:奶奶病了,很嚴重,媽媽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給了爸爸,說不夠再想辦法。爸爸當(dāng)
時就掉眼淚了,我也哭了。當(dāng)時就覺得,媽媽好大氣,好有愛,然后,我把自己的存錢罐也給了爸
爸。然后,我們仨都哭了,覺得好幸福。
15歲的蔣壯:每次家長會,我媽一出現(xiàn),我班小朋友都眼前一亮。就像我爸說的,你媽不是這世界
上最漂亮的女人,卻是活得最精致的女人。我長大了,也要娶一個像媽媽這樣活得精致的女孩。
14歲的曲藝:媽媽寫得一手漂亮的文章,結(jié)果我繼承了她的天賦,寫的作文總是被老師當(dāng)范文念,
我為有這樣的媽媽感到驕傲。
12歲的林樂雪:我的成績一直不好,但每次媽媽都說:你盡力就好。但我的同桌就沒這么幸運了,
每次沒考好,第二天來上學(xué),胳膊上就青一塊,紫一塊的。
13歲的李勝男:每個周六,爸爸都帶我去打乒乓球,他扣殺的動作太帥了!
你看!
失去他們,只是一瞬間——一個言行失當(dāng),就是一段親子關(guān)系悄悄終結(jié)。
而要贏得他們,好像也并不是那么難——一個顯而易見的優(yōu)點,就可以成功圈粉,讓他們做你的終
生老鐵。
被拉黑,還是被偶像,不過是一念之間。
難在,我們以為身為父母,天生擁有對他們指手劃腳的權(quán)利。但他們認為,生而為人,只有事情的
對錯、為人高下的區(qū)別,沒有大小之分。
難在,我們想做高高在上的爸媽,但他們卻拿我們當(dāng)即時平視的榜樣。